我們經??梢钥吹?,地鐵里、公車上或馬路上行走的人中,總有一部分人喜歡戴著耳機,有的是用來聽音樂,有的是在學外語,有的是在聽電臺廣播...
可以說,現代人對耳機的使用頻率還是挺高的。那么市面上的耳機種類那么多?我們應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耳機呢?長時間佩戴又會不會有危害?如何佩戴才是正確的?今天小編就來為你一一解答!
一、區分耳機佩戴方式
1 耳塞式
傳統的小耳機大部分都是耳塞式,價格普遍比較便宜,佩戴非常簡單。便攜性也高,方便隨時卷起來放進口袋或包包。不過因為是依靠外耳道口支撐耳機,且材質多為硬塑料,戴久了容易產生疼痛感。
2 入耳式
目前較專業的耳塞式耳機通常都做成入耳式,入耳式耳機的耳殼前腔可以伸入耳道中,相對而言低頻更強,隔音效果更好,很大程度降低噪音,在嘈雜的環境下開較低的音量也可以聽清,不過這種耳機容易將細菌帶入耳道。
3 頭戴式
頭戴式耳機完全服帖在耳朵上,價格普遍較高,但降噪、音質、續航等各項指標都屬上游,更具有聲臨其境之感,適合音樂重度愛好者。不過它體積大,質量重,容易讓耳朵被壓迫而產生疼痛感,而且便攜性也差一些。
4 掛耳式
相比普通入耳式藍牙耳機,掛耳式耳機是將雙耳之間的連線做成了頸掛式的形狀,造型更加多變,功能更加強大,續航能力也更強,沒有頭戴式耳機的沉重,比較運動愛好者。
二、長時間佩戴耳機的危害
1 有損聽力
無論是哪一種耳機,長期使用都會對耳蝸、耳膜產生長期刺激。當音量高于85分貝時,我們就會產生聽覺疲勞,部分高頻耳機的音量能高達110分貝,在這樣的情況下長期佩戴,很容易造成聽力損傷。
2 分散注意力
很多人喜歡邊看書邊聽歌,在使用耳機過程中,多多少少會產生噪音,長時間處于噪音環境下,很容易分散我們的注意力,嚴重的還可能出現耳鳴、重聽、頭暈等不適癥狀。
3 增加安全隱患
很多人走在公路上都在用耳機,耳朵里充斥著音樂,往往很難及時發現周圍的危險情況,大大增加交通事故發生幾率。
4 細菌入耳
耳機上滋生的細菌病毒繁多,如果沒有定期清潔,很容易伴隨著耳機進入耳朵,引起耳朵發炎、感染,所以保潔工作很重要,最好定期清潔耳機衛生。
三、使用耳機的正確方式
1 音量適中,時間適中
在使用耳機的過程中,需要把音量調整到合適范圍,簡單形容就是戴上之后,能聽清音樂,但不至于刺耳、絲毫聽不到外界聲音。另外,要避免長時間佩戴耳機,建議每次連續使用耳機的時間不要超過60分鐘,以免對耳蝸、耳膜產生過大刺激。
2 睡覺、行走時不戴耳機
睡覺時佩戴耳機會對聽力造成一定的影響,如果熟睡時,一邊耳機掉落,容易產生耳朵偏音的問題。在馬路上行走也最好不要佩戴耳機,或者把音量調低,避免因為聽不到外界聲音而發生意外。
3 注意耳機清潔
耳機上的細菌不容小覷,一定要定期清潔,可以用濕紙巾、清水、酒精或專業清潔劑輕輕擦拭,并等待耳機干燥后,再重新使用,防止二次細菌滋生。
原來戴耳機還有這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,看完是不是覺得漲姿勢了呢?別忘了告訴身邊的人??!